History
One year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versity in 1912, the Faculty of Arts was established, with two Chinese Hanlin 翰林 scholars lecturing on Chinese. In 1927, with generous endowments from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the Chinese Department was formally founded. Dr. Lai Tsi-hsi 賴際熙太史 was appointed Reader and became the Head of the Department, which was also known as the 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
The Chinese Department began in a small way, but, with the help of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upporters in Hong Kong, its curriculum was gradually expanded and its teaching staff strengthened. The Department started without its own building and library due to lack of funds, but in 1927 a sum of ten thousand dollars from the funds contributed by overseas Chinese enabl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hinese library, the Chen Yung Library 振永書藏, in memory of Chan Wing 陳永 from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who had donated twenty thousand dollars to the Department. In 1931, Mr. Tang Chi Ngong 鄧志昂, a local philanthropist, contributed a building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studies known as the Tang Chi Ngong School of Chinese 鄧志昂中文學院. In 1932, Mr. Fung Ping Shan 馮平山, father of Sir Kenneth Fung Ping-fun 馮秉芬, contributed a building for the Chinese Library, which has since been known as the Fung Ping Shan Library 馮平山圖書館. The number of books steadily increased, which has benefited not only the teaching staff and students of the University but also the public as well.
In 1935, Professor Hsu Ti-shan 許地山 from Yenching University, Beijing, was appointed the first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that time, the curriculum consisted of Chinese literature, Chinese history and Chinese philosophy. Professor Hsu passed away in August 1941, and Professor Tschen Yin-koh (Chen Yin Ko) 陳寅恪 was invited to take over the vacant chair in September 1941, which he held for only a very short time.
In 1948, Mr. Ma Kiam (Ma Chien) 馬鑑 was appointed Professor of Chinese and remained in that capacity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1950. Professor J.K. Rideou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took over the mantle. In 1952, he was succeeded by Professor F.S. Drake from Chee-loo University 齊魯大學, who was appointed Professor of Chinese. From 1966 onwards, the Chair’s occupants included Professor Lo Hsiang-lin 羅香林, Professor Ma Meng 馬蒙, Professor Ho Peng Yoke 何丙郁, Professor Chiu Ling Yeong 趙令揚, Professor Sin Chow Yiu 單周堯, Dr. Yeung Yuk Fung 楊玉峰and Dr. Si Chung Mou施仲謀.
In 2006, the Chinese Department was renamed the School of Chinese consequent o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Faculty of Arts.
Sir Charles Eliot, the first Vice-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who himself was a noted scholar of Oriental studies, was the first to envision that the University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iental studies and related subjects. Later, Sir Cecil Clementi 金文泰, Governor of Hong Kong and 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in his address to the Royal Empire Society in London towards the end of 1935, said,
“……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ould becom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20th century a famous seat of Chinese learning, to which men throughout the 18 provinces would look …… as Englishmen look at Oxford and Cambridge …… for authoritative guidance in the study of their language, their literature, their history, their archaeology, their folklore,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the whole fabric of their civilization.”
It is clear that those wh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University’s development have placed high priority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since its inception. Our mission is to ensure that the School of Chinese will continu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hinese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香港大學的中文教學始於一九一三年文學院(Faculty of Arts)成立時。根據《香港大學條例》第十三則的規定,文科須注重教授中國語言文學,是以校方在文學院成立後立即以計時受薪的形式聘任晚清國史館總纂、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榜進士賴際熙(1865-1937)太史與晚清翰林院編修、同是光緒二十九年癸卯榜進士區大典(1877-1937)太史為漢文講師,分別負責講授四年制「傳統漢文(Classical Chinese)」課程的「史學(History)」與「文學(Literature)」科目。「史學」由賴太史負責,講授三代至明朝的歷史;而「文學」則由區太史負責,講授朱熹與其他學者對《四書》與《五經》的評註。校方為照顧不諳粵語的學生,還特別增設「正音班」(Mandarin Class),安排賴太史以官話將「史學」與「文學」兩科目的內容為他們重新講授一遍。當時的「文學」科,實際便是「經學」科。傳統經史學的講授正是此課程的最大特色。
香港大學文學院在一九二三年進行課程更革,「傳統漢文」課程被改稱為「漢文(Chinese)」課程,仍由「史學」與「文學」兩科目組成,而學生只能於入學首二年修讀。課程的內容跟「傳統漢文」相若,而課時則被削減一半。一九二六年時,自英國東來考察香港大學教育表現的威靈頓代表團(Willingdon Delegation)於考察報告申明香港大學的漢文教育除需保留傳統的「經史之學」外,還得賦予此等教育新的現代意義。賴太史與區太史遂主動上書校方,提出改革方案,並要求大學設立「華文部」,在原有「經學」與「史學」的基礎上增設「文詞學」。時任香港大學校監(Chancellor)的香港總督金文泰(Cecil Clementi, 1875-1947, 1925-1930擔任香港總督)積極支持他們的建議。他希望以回應香港華人社會重視傳統學問的要求為理由,獲取英國政府退還中國的庚子賠款,藉以解決大學日趨嚴重的財政困難。但校方在成功取得賠款後,卻未踐諾將款項投放於「華文部」的設立。兩太史為達成理想,惟有四出募捐,並藉南洋華僑的四萬元捐款,如願促成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的成立。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在一九二七年時只處於草創時期,賴太史被委任為全職的中國歷史教授(Reader in Chinese History)、並負責相關的行政事務;而區太史則獲委為全職的中國文學教授(Reader in Chinese Literature)。學院提供的「中文(Chinese)」課程主要以原有的「漢文(Chinese)」課程為基礎,除保留「史學」外,還將原來的「文學」正名為「經學(Classics)」,而新增講授歷代駢、散、詩、文名作的「文詞學(Literature)」與旨在溝通中外學說、造就通譯人才的「翻譯學(Translation)」。課程還保留存在已久的「正音班」。由於中文學院的學生必須修習「翻譯學」,校方遂增聘香港大學文學院首屆文學士林棟(1890-1934)先生為學院的專任翻譯講師(Chinese Translator)。因此,賴太史、區太史與林先生三人便成了中文學院成立時的拓荒者。
香港大學校方在一九二八年曾以財困為理由,準備結束剛起步發展的中文學院。幸好總督金文泰居中斡旋,邀得周壽臣(1861-1959)爵士、羅旭龢(Robert Hormus Kotewall,1880- 1949)先生等政商名人捐款二十萬,又得商人鄧志昂(1872-1939)先生捐款興建教學大樓、馮平山(1860-1931)先生捐款興建圖書館,「中文學院」(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才得以在立法局答允撥款資助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一年的營運經費後繼續存活。
賴太史因應校方的要求,積極為學院的課程注入新的現代意義。他在一九三O年推出由「經學」、「歷史 (History)」(即原來的「史學」)、「哲學 (Philosophy)」、「文詞學」與「翻譯學」五科目組成的新「中文(Chinese)」課程,使講授古代哲學、孔孟哲學、周末至魏晉諸子、近代諸子的「哲學」與講授《四書》、《五經》的「經學」同時並存。學院還先後聘請兩位前清翰林溫肅(1879-1939)太史與朱汝珍(1870-1943)太史擔任兼任講師,專責講授「哲學」一科。但文學院旋於一九三三年進行改組,並將中文學院納為文學院的一系,稱為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本為幫助香港大學爭取英國政府退還中國的庚子賠款以解决大學燃眉財困的中文學院,在賴太史等六、七年來的努力耕耘後終被劃上句號。賴太史隨即結束他任教香港大學二十載的歲月。校方旋即委任林棟先生署任中文系的行政領導工作。
新成立的中文系為文學院修習「中文及英文」(Chinese and English)與「漢學研究」(Chinese Studies)的學生提供「文詞」、「哲學」、「史學」與「翻譯」四科目。「文詞」教授明清兩代詩文、唐宋兩代詩文、兩漢文、中國文學史與作文;「史學」講授上古至周末、周末至兩漢、唐宋史、明史、清史諸項;「哲學」講授《四書》大旨、《五經》要義、周秦諸子與宋明儒學案;「翻譯」則為英漢互譯。文學院始設「傳統漢文」(Classical Chinese)課程以來長期講授不輟的「經學」科終在中文系成立的首年無法成為課程的組成者。除區太史與林先生外,校方增聘羅憩棠舉人與崔伯樾秀才為兼任講師,分擔賴太史離任後的教學工作。林先生在一九三四年意外離世後,遺缺由同是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生的陳君葆(1898-1982)先生填補。此新訂的課程一直沿用至許地山(1893-1941)教授履新才再作變更。
其實,校方對此新課程一直未感滿意。一九三四年夏天,校方聘請北京大學陳受頤(1899-1977)教授與輔仁大學容肇祖(1897-1994)教授親臨香港考察,為大學的中文教育提供改革方案。一九三五年一月胡適(1891-1962)博士到香港接受香港大學頒授的名譽法學博士學位,他對中文系課程的批評與中文教育的期許進一步促成校方急欲改革中文教育的決心。校方雖未能成功邀得胡博士出掌中文系,卻得到胡博士的推薦,於該年七月聘請燕京大學許地山教授負責領導和策劃學系的課程改革。
許地山教授於一九三五年八月南來履新後,以中文系原有的課程為參照,新增不少科目,以構建「中國文學」(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中國史」(Chinese History)、「中國哲學」(Chinese Philosophy)與「翻譯」(Translation and Comparison)四位一體的中文系新課程。「翻譯」課程全由陳君葆先生獨力負責,「中國文學」、「中國史」與「中國哲學」課程則由許地山教授與一九三六年三月到任的中國文學講師(Lecturer in Chinese Literature)馬鑑(1883-1959)先生共同負責。該三課程開設的科目多達三十五門,自一九三六年起一直被沿用至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大學因日本軍隊侵佔香港而宣佈停課時。許教授還負責指導研究《易經》的碩士(M.A.)研究生。
這期間,許地山教授不幸在一九四一年八月四日猝然逝世。校方迅即邀聘滯留香港、準備遠赴英國牛津大學擔任漢學教授的陳寅恪(1890-1969)教授出任中國史教授,而馬鑑先生則被委負責學系的行政事務。日本侵華軍隊攻佔香港後,陳寅恪教授與馬鑑先生先後舉家返回內地,並相繼執教於成都的燕京大學。當時留居香港的中文系教師只得戰時一直守護馮平山圖書館藏書的陳君葆先生。
香港大學被迫全面停課期間,不少師生或在抵禦日軍侵略時捐軀,或在日本侵佔香港的三年零八個月間喪命。倖存的教師在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後願意重返香港執教者實在不多。這使一九四六至一九五O年間逐步復課的香港大學在入學人數迅速回復戰前水平的壓力下,除了急需尋求經費修復慘遭日本侵略軍大肆破壞的校內建築物外,還得設法新建教學大樓與大量招聘教職員,以解決校舍與師資嚴重短缺的難題。年紀本已不小的馬鑑先生在一九四六年七月重返香港大學履行尚未完成的僱用合約,並獲校方委任為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領導學系面對戰後的新挑戰。當時系內教師只有陳君葆先生一人。校方遂計劃為學系另聘新教授,並乘時改組學系。
馬鑑教授重掌學系差不多四年後,便在一九五O年二月退休。這期間,只有曾任教金陵大學的賀光中先生獲校方全職聘用。校方幾經揀選,終決定聘任唐史專家、澳大利亞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講座教授賴歐(J.K. Rideout)擔任學系的講座教授。可惜賴歐教授在一九五O年一月抵港履新不久即於同年二月無故失蹤後身亡。當時馬鑑教授既已退休,校方遂只能委任賀光中先生署理系務。
賀光中先生在任期間未有將計時論酬、擔任兼職講師的原中央大學史學系教授、中國法學史專家楊鴻烈(1903-1977)先生成功轉任為全職講師。他在次年九月聘請史學家羅香林(1906-1978)先生擔任兼職講師,替代楊鴻烈先生講授中國歷史。這期間,校方因賀光中先生已決定移席澳大利亞,遂於一九五二年夏天邀聘原任教山東齊魯大學的林仰山(Frederick Seguier Drake,1892-1974)教授出任學系的講座教授兼系主任。
林仰山教授在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四年間擔任中文系系主任十二年期間,積極網羅各方人才,從而奠定了日後學系進一步發展的穩固基礎。他甫到任便將專長史學的羅香林先生、專長國學的劉百閔(1898-1969)先生聘為專任講師,再將長於詩詞與甲骨文研究的饒宗頤先生聘為副講師。這連同原有任教翻譯的陳君葆先生,組成五人的教學團隊。當時,劉百閔與饒宗頤兩先生任教「中國文學」課程,羅香林先生任教「中國歷史」課程、陳君葆先生任教「翻譯」課程,林仰山教授任教「中國美術考古與地理發現」課程,而「中國哲學」課程則由新儒家代表人物、時任兼任講師的唐君毅(1909-1978)先生負責。劉百閔先生還在「中國文學」課程內重設已被廢棄垂二十載的經學科目,並親自講授經學通論、《四書》、《五經》等科目。中文系的課程自是成了「中國文學」、「中國歷史」、「中國哲學」、「翻譯」與「中國美術考古與地理發現」五位一體的新結構。當時開授的科目多達四十五門。此後,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多與原任教師的退休、榮升、轉職,專於中國古典文學與中西比較文學的劉若愚(James J.Y. Liu, 1926-1986)先生、精於博物館學的陶美(Mary Tregear, 1924-2010)女士、擅於翻譯的楊維楨先生、長於目錄與索引的余秉權先生、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1909-1995)先生、精研中日佛學的金薩靜(G.E. Sargent)先生與專治戲曲雜劇的羅錦堂博士等學者都相繼在林仰山教授任內獲聘任;長於考古與博物館學的中文系畢業生劉唯邁博士更於一九六三年被委任為馮平山博物館館長。林仰山教授還積極發展碩士與博士學位課程,研究生數目因而日增。
林仰山教授履新不久,即取得校方同意,於一九五二年成立東方文化研究院(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並自任院長。由於研究院成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研究設施供東西方學者從事有關中國與東方的研究,是以它除了設立語言學校(Language School),為英國派駐香港與遠東的人員提供國、粵兩語的訓練外,還成立馮平山博物館(Fung Ping Shan Museum),邀請出生於武昌的英國人陶美女士擔任館長(Curator),以配合與協助研究員工作。研究院的研究工作除得力於錢穆(1895-1990)教授、唐君毅先生等名譽研究員外,還倚重簡又文(1896-1978)教授、衛聚賢(1898-1990)教授、董作賓(1895-1963)教授等專任研究員。中文系諸教員亦同時擔任研究院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主要利用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ching Institute)與亞洲協會(The Asia Foundation)香港分會的贊助,由香港大學出版部印刷專書出版;單篇的學術論文則大多刊載於林仰山教授在一九五三年創辦、並親自擔任主編的學術刊物《東方文化》(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時任研究院名譽研究員的錢穆教授在一九五五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這正好論證東方文化研究院的重要學術地位。一九五九年時,校方同意當時兼任文學院院長的林仰山教授將東方文化研究院劃歸中文系,使研究院得以成為中文系的學術研究基地。
林仰山教授在一九六四年榮休後,羅香林先生獲委為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並同時擔任東方文化研究院院長。當時,林仰山教授為中文系邀聘的學者中劉百閔先生已榮休,而唐君毅先生、劉若愚先生、陶美女士、金薩靜先生亦先後離職。羅香林教授除延續林仰山教授的種種政策與措施外,主要便是為中文系補充教學與研究的生力軍。
羅香林教授在一九六八年榮休後,校方將東方文化研究院改組為獨立於中文系的亞洲研究中心(Centre of Asian Studies)。原領導東方文化研究院語言學校的馬蒙(1916-2006)先生被委為中文系的講座教授兼系主任。文學院在一九七八年成立藝術系(Department of Fine Arts),原於中文系任教中國美術史的莊申(1932-2000)先生獲校方委任為藝術系系主任。他在中文系任教的相關科目被移置藝術系後,中文系的課程便重回「中國文學」、「中國歷史」、「中國哲學」與「翻譯」四位一體的組合,而「中國哲學」仍舊撥歸「中國歷史」課程。由於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數目與日俱增,馬教授獲校方同意,大量增聘人才。任教學者的數目由他甫任講座教授時的十人逐漸增加至他退休時的十八人。他還在一九七三年成功開辦授課式「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這都為日後中文系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馬蒙教授於一九八一年榮休。校方邀得澳大利亞格理斐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現代亞洲研究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史權威何丙郁(1926-2014)教授擔任中文系的講座教授兼系主任。中文系的「中國歷史」課程從此新添了「中國科技史」一科。
何丙郁教授在任六年後於一九八七年前赴英國,擔任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所長。校方遂委任系內著名明史專家、文學院院長趙令揚教授擔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
趙令揚教授擔任文學院院長期間,成功為中文系設立「徐朗星學術研究基金」,在基金贊助下於一九八五年舉辦規模盛大的「明清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出版國際明清史學界推尊的《明清史集刊》。趙教授又為中文系創設「查良鏞學術基金」,廣邀各國學者舉行學術講座與研討會。他在一九八七年接任中文系系主任後,除致力發展「中國語言文學」(原稱「中國文學」)、「中國歷史」、「中國哲學」與「翻譯」各課程,並相繼主辦「香港大學中文系七十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學術研究之承傳與創新研討會」、「第三十四屆(1993)亞洲及北非洲研究國際學術會議」(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sian and North African Studies, ICANAS)等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外,還於一九九三年設立「中國語文學部」,將原屬香港大學語文中心(Language Center)的普通話和廣東話課程納入中文系;又創立「中文增補課程」,使校內選修不同學科的學生得以系統地學習漢語與實用中文。
趙教授雖於二OO一年榮休,他在一九九八年已卸任中文系系主任一職。接任系主任的單周堯教授在二OO四年應香港教育統籌局的邀請,開辦「學位教師中文學科知識深造文憑課程」(Postgraduate Diploma in Subject Knowledge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又於二OO六年開辦授課式「中國語言文學」文科碩士課程(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單教授更於二OO五年獲校方委任為首任「陳漢賢伉儷基金中文教授」,並成功為中文系學生設立「陳漢賢獎學金」(每年十名)與六十多項每年頒發的學科「最佳成績獎」。由於文學院在二OO六年進行架構重組,中文系被改稱為「中文學院」。單教授遂成為戰後首任中文學院主任。
單教授在2006年卸任學院主任後,主任一職由楊玉峰博士(2006-2011)接任。
施仲謀教授在2011至2014年任中文學院主任。
2015年起,吳存存教授繼任中文學院主任至2020年。
增城廣播電視台《印記增江》
無綫電視《歷史有話說》
《南來文人與香港》
查良鏞學術基金文化講座
第一屆全港非華語學生硬筆書法比賽頒獎典禮
「唱好校園」– 教育及交流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