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 Title | |
|---|---|---|
| 2025 | 〈從承接到語氣標記:兩周金文“廼”的發展〉,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284-295。 | |
| 2024 | 〈談兩周金文代詞“乃”及其虛化過程〉,《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五輯),頁224-228。 | |
| 2023 | 〈戰國文字从“㣇”諸字與“肆”字的關係〉,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編、徐在國主編:《戰國文字研究》(第八輯),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頁110-127。 | |
| 2022 | 〈西周金文“肆”字來源並談其語法化進程〉,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編:《青銅器與金文》(第九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6-21。 | |
| 2022 | “On the Death Penalty as Seen in the Falu Dawen Manuscript from the Shuihudi Qin Slips: A Discussion of the Terms Lu 戮 and Dingsha 定殺.” Bamboo and Silk, 5.2, 288-312. | |
| 2021 | 〈清華簡《子犯子餘》所見「僉」字〉,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簡研究》,第4輯,上海:中西書局,頁94-105. | |
| 2020 | 〈據兩周金文論《尚書》所見虛詞「越」〉,《中國文字》第4期,頁162-190。 | |
| 2020 | 〈談王子申盞蓋銘文及其拓本〉,《青銅器與金文》(第4輯),頁122-133。 | |
| 2019 | 〈談《尚書》所見“平”、“伻”二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編:《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上海:中西書局,頁302-320。 | |
| 2018 | 〈《尚書》與金文的語體考察〉,馮勝利、施春宏主編:《漢語語體語法新探》,上海:中西書局,2018年,頁247-260。 | |
| 2018 | 〈從「令終」到「善終」──基於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綜合考察〉,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陳振傳基金漢學研究委員會編:《出土文獻與中國古典學》,上海:中西書局,頁13-30。 | |
| 2017 | 〈清華簡(伍)《殷高宗問於三壽》有關「智」、「利」、「信」三段簡文考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出土文獻(第十一輯)》,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頁194-204。 | |
| 2017 | 〈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所見之死刑——有關「戮」與「定殺」的討論〉,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編:《簡帛(第十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07-118。 | |
| 2017 | 〈古文字「廌」及其相關諸字──從金文「用作」文例中的「薦」字談起〉,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青銅器與金文(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204-221。 | |
| 2017 | 〈西周金文文例「取△若干鋝」試探〉,《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7卷第3期,頁71-80。 | |
| 2017 | 〈從楚地卜筮祭禱簡談先秦時期之「不辜」〉,《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21號,頁67-87。 | |
| 2016 | 〈從金文文例考釋殷周彝銘所見「休」與「宁」〉,《古文字研究》,第31輯,頁163-168。 | |
| 2015 | 〈談上博簡《鬼神之明》的學派問題〉,《古代文明》,第9卷第1期,頁63-73。 | |
| 2015 | 〈《詩經‧周頌》與《大武》重探——以清華簡《周公之琴舞》參證〉,《嶺南學報》,第4輯,頁219-246。 | |
| 2015 | 〈談清華簡《芮良夫毖》「毖」詩所見之諍諫——與《詩》及兩周金文之互證〉,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簡研究》,第2輯,上海:中西書局,頁162-181。 | |
| 2015 | 〈新見爯器銘文補說--與兩周金文所見文例參證〉,陳偉武主編:《古文字論壇》,第1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頁95-112。 | |
| 2014 | 〈《清華簡三‧周公之琴舞》「非天含德」與《詩‧周頌》所見誡勉之辭〉,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編:《漢語言文字研究》,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73-183。 | |
| 2014 | 〈歷代經學家對《詩經》所見語助詞「不」、「無」的訓釋——兼談《詩經》與金文的「遐不」、「不遐」〉,何志華、馮勝利主編:《承繼與拓新──漢語語言文字學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頁100-139。 | |
| 2013 | 〈《周頌‧大武樂章》之「武德」與戰國戈銘「大武闢兵」探研〉,《東方文化》,第46卷第1期,頁41-74。 | |
| 2013 | 〈從北大醫簡「一沺一傅」談簡帛醫藥文獻所見「洒」與「傅」〉,《中醫藥雜誌》,第24卷(1),頁95-110。 | |
| 2013 | 〈讀清華簡《耆夜》所見古佚詩小識〉,陳致主編:《簡帛‧經典‧古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217-228。 | |
| 2012 | 〈《詩》《書》古義與金文新證二則〉,《人文中國學報》,第18期,頁69-101。 | |
| 2012 | 〈山西翼城大河口出土鳥形盉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29輯,頁344-352。 | |
| 2012 | 〈武威醫簡所見「行解」試論〉,《東華漢學》,第15期,頁1-30。 | |
| 2011 | 〈《周頌》「迄用有成」及「迄用康年」辭義重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文化研究所主編:《先秦兩漢古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30-144。 | |
| 2011 | 〈二十一世紀簡帛研究的新視野--從楚簡《老子》研究探討東西方學者的古籍整理方法),單周堯主編:《東西方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35-47。 | |
| 2010 | 〈新見《頌父鋪》與西周杜國古史探論〉,《古文字研究》,第28輯,頁218-223。 | |
| 2010 | 〈東周畫像紋銅器所見禮射圖探論──試論禮射與「辟雍」、「明堂」之關係〉,《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1期,頁25-60。 | |
| 2010 | 〈楚簡《性情論》及《性自命出》的著作年代及版本探論──有關「謂之、之謂」、「有以、無以」及異文的語法考察〉,張顯成主編:《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5輯,成都:巴蜀書社,頁496-514。 | |
| 2008 | 〈從新見《吕簋》銘文試論「格」、「奠師氏」及「鑾旂」之釋讀〉,張光裕、黃德寬主編:《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頁151-167。 | |
| 2007 | 〈金文「命」系嘏辭與近出楚簡新証〉,《考古與文物》,先秦考古,頁229-234。 | 







 
	 
						 
									 
									 
									 
									 
									 
									